中文域名:鄂尔多斯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2016改版>文艺鉴赏

文艺创作与时代接轨的尴尬——观摩第二届全市专业艺术团队汇演的一些思考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16-12-27

  鄂尔多斯市的专业艺术团队,是指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建立的艺术团体,盟(市)级的最早叫伊克昭盟文工团,演变为现在的市歌舞剧院,剧院里又分设舞蹈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等部室,盟(市)级的还有文化体制改革撤销合并的团体在这里就不谈了。旗区级的,除东胜区的演艺集团,和准格尔旗的漫瀚调展演中心(后改),还有近年来加入的成吉思汗艺术团和康巴什区文广局的团队,其它旗的还是叫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内蒙古地区最接地气的艺术团队,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牧区农区,是广大老百姓接触文艺最早的载体,包括在鄂尔多斯地区,一直不断的为观众输送文艺作品和传达时代的气息。记得90年代,乌兰牧骑、乌兰牧骑的人、作品,一直是本地区几代人的精神文化丰碑,包括现在活跃的大部分优秀文艺工作者,都是从乌兰牧骑走出来的。

  谈到时代的气息,从建国后到上世纪末,鄂尔多斯地区的乌兰牧骑,一直很好的敏锐捕捉和传达着文艺作品献给一个时代的文化礼物,时至今日,那时候的很多优秀作品,一直是几代人心中的经典,因为,它们属于那个时代。但是到今天,时代巨变,随着城镇化建设,大批的人从农牧区走了出来,他们被网络时代的各种新生事物包围,并且主动、悄无声息、自然的融入进来。

  不得不说,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巨变,爱国、信仰、房价、雾霾、等等,这些关注度极高的名词足以让我们心跳不已,为之揪心。可是,这几天观摩后,在剧院里观摩经常时而感觉回到了童年少年时期,时而又清醒的认识到了文艺创作与时代前进的错行,这种接轨的尴尬,也让文艺创作真正到了一个极其专业的高度。

  再跳跃的说说文艺评论这件事,作为一名北漂回家乡的文艺工作者,无论在哪儿,文艺评论一直好像是一件难以出口的事情,各种声音,像不会创作的才评论,评论是创作者找的遮羞布,等等。文艺评论本身,也一直在褒贬不一的路上攀爬。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讲到了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如: “融入时代、融入实际,是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针原则。我们要把科学的理论运用到文艺实践当中,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地评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团和气”不是良好的批评生态,“一评就跳,一评就骂”更不是衡文论议的正常氛围。我们鼓励不同文艺观点、审美立场进行自由争论,提倡风格多样的评论形式。”

  我们的文艺评论,也慢慢的走上正轨,当然,既然是评论,就像是论文,该摒弃“天下论文一大抄”,各种拼凑抄袭,套路化、程式化,没有新的发现,没有新的认知,我们怎么能获知生命的真相,获得高级的精神享受?我们怎么能创作出来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最后再回到这次观摩几天的小感受。总体来说,保持了专业团队应有的专业素养。先说传承,是这代创作者,甚至未来N代文艺创作者都必须重视和做好的事情,没有歌唱,哪有歌剧,没有舞蹈,哪有舞剧,以此类推......那么在这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地区,再创新发展,也不能离开这片沃土产生的,民族性、特点性的各类艺术形式。但是在恢复经典的同时,也绝不能忽略创新发展,也只有创新发展才能保持艺术常青。可有些作品现在会有很多的问题,没有真正领悟创新发展的意义,有的传统歌舞简单的做一下场面调度,挖掘些没挖掘出来的作品,加了光效换了服装等就是创新发展?单说有些演出服装,既不是过去的经典样式,也没有时尚前沿的独特,所以节目本身是传统经典的,简单的包装再新颖也会觉得有些不伦不类。那么创新发展,也不会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做为文艺创作也不能有那样的定义,只能是在实践中摸索,因具体地区而异,因创作者而异,因时代的气息而异......

  大家都知道,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可现在我们的有些作品,看到的生活内容千篇一律的还是过去的,接近非遗的传统生活,牧民、农民的新生活哪儿去了?在新时代生活中有多少农牧民的心声,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所闻、所想、新感受,新鲜的,喜悦的,纠结的,痛苦的等等,这些形态,恰恰是新时期文艺创作者应该多探索的方向,文艺创作者本身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也可能会在这个方向上有所更好的提升。

  文艺创作与时代真正接轨,迫在眉睫,文艺创作者的责任,得承得了上,启得了下,对的起过去的时代和伟大的前辈,还得表达好当下时代的气息。真正的创作艰难才到来不久,也只有突破这些重围,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任重道远。

  观摩随笔,深感文艺责任重大,有不足不对之处,请雅正

友情链接